加载中...加载中...
“灶”梦者丨从“0”到“1”再到产业链延伸,抢抓风口加速前进
发布时间:2024-12-11
2011年,佛山市澳亚机电有限公司(下称“澳亚机电”)总经理杨俊平来到南海区丹灶镇,将丹灶视为创业试验田,带领团队精益求精、拓宽战略布局,在这片热土逐渐站稳脚跟。引领他抵达这里的不仅是机遇,还有长期的准备、政府的支持。
从小工厂蝶变成为丹灶的上市后备企业,13年间,澳亚机电在新能源市场深耕细作,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电机铁芯和组件生产企业,擅长轴向磁通电机和铁芯、单齿集中绕组铁芯和自粘接铁芯的设计和制造。
这是杨俊平的创业故事,是澳亚机电的崛起之路,也是丹灶制造业的生动注脚。
迈步从头越,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五金行业是丹灶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这里形成了原材料供应、模具加工、产品销售、物流配送一条龙的产业结构,被称为“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在这片热土上,一批优秀的城市“合伙人”在“敢为人先”精神的驱动下,定下了创一翻大事业的决心。
澳亚机电生产车间。
杨俊平和他的创业合伙人也是这群开拓者中的一员。在创业前,杨俊平先后在三星、飞利浦等知名企业任职,并参与研发和生产国内第一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武广高铁牵引电机相关技术研发、业内第一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等重大项目,在机电、电力、光伏发电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1年,杨俊平与合伙人自筹资金来到丹灶,组建成立了澳亚机电,翻开了人生中新的一页篇章。“刚开始,我们的厂房不到2000平米,研发人员也就我和公司的两三个股东,公司所有员工加起来不超过20人。”瞄准家电和电梯两个方向,杨俊平从技术工程师到初创公司老板,搞研发、买设备、买材料、谈生意,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2年,国家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各车企高度参与,纷纷抢占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展现出全新的活力。
彼时,杨俊平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发展趋势,凭借公司研发团队的创新研发实力,澳亚机电拿下比亚迪的项目,联合开发新能源公交车电机铁芯,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
这次大胆的尝试,让澳亚机电搭上了发展的快车。“接了比亚迪的项目以后,我们很快就把产品做出来了,并且一次就成功。”瞄准这片产业蓝海,杨俊平带领研发团队不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
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伴随着“天时地利人和”,杨俊平的创业故事似乎顺风顺水。
但随之而来的政策退坡和市场调整,让杨俊平的事业在低谷与高峰中反复轮转。“这个过程中,我们跟着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去调整,承压能力被锻炼得非常强大。”杨俊平说,个体能力再强,也无法左右行业大趋势。能做的就是研判趋势,顺势而为,才能在发展的浪潮中站得住脚。
澳亚机电生产车间。
在采访的过程中,杨俊平重复最多的话就是“研判市场、技术创新”。
目前,澳亚机电拥有4项国际前沿工艺,拥有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与国内多个研究所展开合作,成为北汽、五菱、东风、奇瑞、哪吒等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点铁芯供应商。
“我们是国内最先能实现量产自粘轮毂电机铁芯的企业。”杨俊平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轮毂电机铁芯,成为国际唯二量产的斯洛文尼亚Elaphe主要供应商,美国Lordstown motors唯一铁芯供应商。
在超薄材料电机铁芯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量产0.2mm高频电工钢铁芯的企业,一举解决了困扰北汽新能源一年之久的生产瓶颈,在进入北汽供应链三个月之内拿到了最佳产品开发奖、质量优胜奖,创下大洋车辆集团的历史最快记录。
建立起技术护城河,比市场跑得更快,严格把控质量关,让澳亚机电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在2020年至今,公司每年营收均实现翻一番。
随着公司的发展,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杨俊平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大型无人农机等领域,力争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
加快推进上市进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聊起今年企业的发展态势,杨俊平连连说“忙”。
“公司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杨俊平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的市场份额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与同期相比每个月都有2至3倍的增长。
为此,澳亚机电不断上新产线、增加新设备,生产车间持续满负荷运转,把现有厂房空间用到极致,用地需求十分迫切。“年初的时候,变压器都要被我们‘榨’干了。”杨俊平笑着说,为了提高产能,公司最近又新购置了一台变压器,同时,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化进程改造进度已完成95%,届时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4月,澳亚机电增资扩产项目与丹灶政府成功签约。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今年4月,澳亚机电增资扩产项目与丹灶政府成功签约。该项目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部件上市总部项目,计划投资额2.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将超5亿元。
这不仅是澳亚机电对产能的扩充,是杨俊平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更是丹灶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生动缩影。
“增资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深耕国际前沿工艺研发,努力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行业生产工艺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杨俊平表示,从2012年创业至今,澳亚机电便一直扎根在丹灶。丹灶的营商环境和周边配套比较成熟,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体系也很完善,项目各类进度推进速度很快,为创业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杨俊平看来,上市是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抓住行业机遇。为此,杨俊平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让公司满足上市的条件和要求。“近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为启动IPO做准备,争取三年内能上市。”杨俊平说。
远见者稳进,稳健者远行。相信经过这些年的厚积薄发,澳亚机电定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实现更多的可能。
来源: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