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加载中...
万企聚合成就活力南海丨丹灶总商会结对佛山市湖北商会!
发布时间:2025-03-25
3月24日上午,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佛山市工商联主办的“联商聚力 同心共赢——佛山市南海区外省籍企业家恳谈会”在利泰集团举行。会上发布了《南海区服务外省籍企业家“六个一”工作机制》,向首批设立的外省籍企业家联络处授牌,为首批服务外省籍企业家行政专属服务员颁证,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资源互通,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佛山市南海区外省籍企业家恳谈会现场。
佛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昌建,南海区区长王勇,副区长孔小燕,首批七省企业家联络处负责人、外省籍企业家代表以及本地商协会负责人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服务机制的发布及系列合作和项目的签约,携手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项目签约仪式。
“南海是一个能做成生意的地方,万企聚合成就活力南海!”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系列举措旨在致力推动“六个聚合”:上下游集群聚合,前后端产研聚合,大小工协作聚合,内外贸市场聚合,南北方文化聚合,城乡共同体聚合。
创新服务机制
南海重磅发布“六个一”工作机制
“来了,就是南海人。”这句温暖且极具感染力的话语,道出了南海海纳百川、广纳贤才的胸怀。南海今日之繁荣,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科学家。
外省籍企业家是南海的宝贵财富。为进一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商机对接、共谋发展,支持外省籍企业家在南海深耕事业产业,南海区制定了《南海区服务外省籍企业家“六个一”工作机制》。在恳谈会上,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局长梁耀智发布并解读了这一创新工作机制,该机制包含以下六大创新举措:
一是建立一个会长区长直通车机制。开启政企沟通新渠道,为外省籍企业家提供纵向直通会长(会领导)和区长(区领导)的途径,及时传递他们的声音。
二是组建一支行政专属服务员队伍。以三级联络人为基础,第一联络人负责外省籍企业家联动和资源整合等工作;第二联络人协助第一联络人组织及协调相关工作;第三联络人跟进处理外省籍企业家的意见、建议。
三是建立一批外省籍企业家联络处。联络处既是一个加强联动,畅通资源对接、汇聚发声发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强沟通、商机交汇的重要阵地。
外省籍企业家南海联络处授牌仪式。
四是成立一支招商超级联系人队伍。支持、鼓励每位外省籍企业家都成为南海的招商超级联系人推进“以商招商”“以企招企”,让每一位外省籍企业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南海的招商建设工作。
五是搭建一个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围绕区内18条重点产业链,深入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需求清单、配套供应清单,助力企业之间的有效联动,协同创新发展。
六是搭建“一条心”南北文化交流联系。以“乡情”连“商情”,定期开展一系列南北方人文地域特色交流活动,增强外省籍企业家在南海的归属感。
会上,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序推进。一方面,为首批设立的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山东、安徽等7省的外省籍企业家联络处举行了授牌仪式,未来还将扩展至“N”个省份。另一方面,为首批服务外省籍企业家的行政专属服务员举行了颁证仪式,这些服务员将以专业的服务和高效的执行力,为外省籍企业家在南海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服务外省籍企业家的行政专属服务员颁证仪式。
“一个地方商协会发展得好,说明这里的营商环境好。在南海,当企业家是非常幸福的。”黄昌建表示,南海以“六个一”工作机制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实操性。希望政企同心,更好地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盛赞南海:
有求必应,风水宝地
此次恳谈会,是南海推动政企常态化联动的生动缩影。
此前,各镇街已通过一系列深度交流活动,为政企合作筑牢根基。早在2月26日,狮山镇率先召开湖南商会筹备交流会,推动两地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3月起,江西、江苏等七省企业家常态化沟通活动密集开展,增进了政企间的了解与信任。
前期座谈中,各地企业家对南海赞誉有加:
2月26日,湖南企业家称“南海已是家乡”;
3月6日,湖北企业家感慨“南海,给了我家的感觉”;
3月7日,江西企业家表示“对南海,对未来,有信心”;
3月11日,江苏企业家表达“牵手南海九江,共谋合作发展机遇”的愿望,
同日,安徽企业家感慨“这里就像家,办企倍安心”;
3月13日,山东企业家称赞“奔走多地,还是南海营商环境最好”;
3月14日,浙江企业家点赞“南海有求必应,风水宝地”。
“这些评价,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王勇表示,南海有今日成就,离不开全国各地支持与海内外人才汇聚。南海是大家庭,只有外省籍企业把南海当家乡,南海才有更好未来。
会议现场多轮签约,推动资源共享与协作共赢。佛山市江西商会、浙江商会等7家外省籍商会与南海区各镇(街道)总商会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产业对接、信息互通、活动联办等领域深化联动。前期各镇街精准撮合下,多家外省籍企业家之间、外省籍与本地企业家达成合作协议,涵盖智能制造、新材料、文旅融合等领域。
丹灶总商会与佛山市湖北商会签署合作协议。(图右一右二)
互动分享环节,4位外省籍企业家代表讲述“南海情缘”。
“我们的建设速度,好多江西老乡都不敢相信,他们的惊讶,就是我们的信心。”来自江西的广东浦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良分享了企业在两年时间里连续三个项目落户九江,正是看好九江的环境、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各方面都非常优越,政府高效服务。
优秀外省籍企业家代表互动分享。
“南海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来自湖南的华翱集团创始人夏尊华在会上深情引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从2002年南下广东到2013年创立华翱,每一步都离不开南海的滋养与扶持。如今,华翱集团已在全球拥有8大生产基地,年产值突破15亿。夏尊华特别提及南海区委区政府的快速响应与支持,让企业10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在14个月内拔地而起,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南海速度”。
“我是外省籍,也是佛山新市民,南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优质的政府服务,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安徽籍企业家、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民表示,7年来,公司在里水镇投资超过6亿元,从一个年营业额只有几千万,到2024年营业额超8亿元,成为广东省饮片行业的头部企业。
“在南海经商20多年,还是觉得这里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支持力度始终是最好的。”山东籍企业家、广东涂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延军表示,外省籍企业家“六个一” 工作机制,从各个角度保障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优秀外省籍企业家代表互动分享。
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南海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及政府的务实作风,是吸引他们扎根的关键。
推动六个聚合
成就活力南海
此次座谈会,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践行,也是落实省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响应市委“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最终实现‘万企聚合成就活力南海’的目标。”王勇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实现六个“聚合”:
南海区区长王勇致辞。
一是上下游集群聚合。从产业角度看,南海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拥有上下游产业集群。以有色金属贸易为例,从业者中吴川人居多;全铝家居方面,湖南湖北人居多。在这里,企业很容易找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机遇。正是凭借丰富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态圈,南海成为容易做成生意的地方。而南海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全国各地企业家汇聚的结果。
二是前后端产研聚合。南海区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一批科研平台,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目前拥有33家科创平台,致力于推动前后端研发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南海是适合产业转化的地方,能够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深度融合。南海人文底蕴深厚,若敞开大门,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与南海雄厚的产业基础相结合,研发与产业转化的聚合将爆发出巨大能量。
三是大小工协作聚合。如今,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努力吸纳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就业创业。南海也在实施鲲鹏人才计划,一方面吸引院士等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推动百万技工培育计划。院士和技工是大小工协作者,南海既需要院士等高端人才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也需要广大一线技工将想法转化为工艺流程,制成产品。期望科学家团队与各企业一流的技工团队携手协作聚合,共创美好未来。
四是内外贸市场聚合。今年 1~2 月,南海经济数据呈现良好态势。南海一方面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南海需要聚合内外贸易市场的广大企业家,本地企业家在港澳乃至海外有诸多天然联系,在海外有40万乡亲,人脉广泛。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的背景下,大家应共同推动市场开拓,增强订单获取能力。今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造更多产业应用场景,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获得订单是硬道理,推动内外贸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五是南北方文化聚合。南海能有如今的成就,得益于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才。南海常住人口370万,户籍人口约180万,近10年来都是人才净流入地区。南海高度重视人文引领和科技驱动。去年作为人文经济元年,推动各种开放文化汇聚南海,并引进不少文创项目。这些文创项目不仅具有创新性,更重要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接下来,南海将更深入地推动南北方文化的聚合,让来到这里的人有更强的归属感。通过南北方文化的聚合,实现海纳百川的效果。
六是城乡共同体聚合。南海不仅是工业重镇,还是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南海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国县域中相对发达,近年来在城乡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南海环境优美,希望大家共同投身南海城乡共同体建设,在这里既能发现商机,也能实现自身价值,找到幸福。大家共同努力,为未来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南海区委区政府将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希望大家携手共进,再创辉煌。”王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