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融言 | 地足,场多,有帮手!增资扩产就选南海!-佛山市南海区丹灶总商会
联系我们

加载中...加载中...

南海融言 | 地足,场多,有帮手!增资扩产就选南海!

发布时间:2025-06-30

要地?要场景?要帮手?南海全给你!

南海正以 “空间 + 场景 + 服务” 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掀起企业增资扩产热潮。

数据见证热度:今年以来,南海已为33家增资扩产企业供地,面积达 1469.85 亩,投资总额219.5亿元,超去年全年供地投资总额的一半。而 2024 年,南海为 73 家企业定制供地方案,57 家成功拿地,投资总额突破 320 亿元。

南海区增资扩产银企对接会在区招商局召开。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新兴还是传统产业,只要符合政策、有发展需求,南海定能提供土地和空间支撑!”6 月 26 日,2025年南海区增资扩产企业对接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的承诺掷地有声。

这不仅是一个言出必行的承诺,也是南海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牢牢守住南海工业“基本盘”的战略定力。南海今年已经明确,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用地出让力度,力争连续四年产业供地超6000亩,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企业掀起增资扩产潮,南海有何秘诀?



“给够地”:

空间支撑充足,助力企业落地生根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根基。5月26日,佛山南海里水镇传来一则重磅消息:一块工业用地成功完成交易。广东兴奇新材料有限公司以5017.88万元成功竞得里水镇地块,该地块面积达50.18亩。

此次落地的项目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南海区推动铜企“回家”的标志性案例,更关键的是,广东省首条高端合金铜新材料生产线在此“安家落户”。根据规划,此地块将用于建设年产1.5万吨锡磷青铜及合金铜板带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

在政策层面,南海增资扩产的 “土地引擎” 有着坚实的制度保障。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对有意向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比照同等规模市外引进项目给予支持。

今年,南海区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要将土地资源精准交到实业家手中,全年计划供应产业用地6000亩以上。这一目标的设定,彰显了南海对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长远规划。

从供地实践来看,南海兼顾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4月7日,西昊家具子公司佛山市科智美家具有限公司竞得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 45 亩用地,投资 10 亿元建设人体工学家具绿色智能工厂,预计年产 200 万套办公椅。这样的案例,正是南海多元化产业供地策略的生动写照。

除了直接供地,南海还拓展出丰富的增资扩产路径。通过租赁、购买集体流转地、分割出让厂房,以及鼓励 “零增地” 技术改造等方式,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量身定制方案。对于暂不满足供地条件的企业,南海引导其通过拍卖购买 “标准地”,灵活解决企业用地难题。

产业载体的优化升级同样是南海增资扩产的关键一环。在南海区增资扩产企业对接会上,七镇(街道)产业载体联盟授旗成立。“1 + X + 7 + N” 联合作战模式应运而生,由区招商局统筹,多部门联动,镇街主战,产业园区协同,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招商南海” 小程序上线,集成全区 122 个产业载体、超 2000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信息,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查询与对接服务。

南海区经促局局长梁耀智表示,围绕发挥载体招商主战场作用,南海区提出“1、2、3、4”工 作目标,计划评选出 10 个标杆园区、建设 20 个“基金 + 基地”园区、打造 30 个 主题展厅、建设 40 个园区产业邻里中心。接下来,南海将从优化园区定位、创新建运模式、支持品牌建设、强化靠前服务等四大领域创新举措,为园区赋能,推动增资扩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给场景”:

全链条产业场景,助力企业升级扩张

南海不仅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构建了全链条的产业场景,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扩张。

“给场景应用,就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最好的支持。”顾耀辉表示,要不断拓展场景空间,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高地。在增资扩产过程中,南海区充分挖掘场景资源,将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能源、城市治理、文旅消费等领域打造不少于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就在6月26日,全国首台自研 AgentBox 智算一体机在南海企业灵泽万川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南海制造业企业中融昊特公司率先 “尝鲜”,用其打造的 AI 跟单员,3 天训练后,处理订单能力从 1 人跟 30 单提升至同时处理 200 多单。

南海庞大的制造业,正是AI最好的“练兵场”。南海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30个,超72%的规上企业实现“数转智改”,积累了海量工业数据资源,沉淀了丰富应用场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南海,AI 不是实验室里的阳春白雪,而是车间里的 "赋能高手"。今年以来,南海区经促局等单位,已经联合行业协会组织了近30场 AI 供需对接会,推动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持续释放 “AI + 制造” 的叠加效应。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南海的匹配不止于技术领域。通过推出城市家具项目,南海鼓励新拿地落户或增资扩产的企业在厂区周边兴建公园,并优先选用南海本土的建材、家电、城市家具等产品,使公园摇身一变成为展示南海制造的 “长期户外展厅”,以独特的方式为企业产品提供展示平台。

不仅有应用场景,南海还有创新场景赋能。依托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33个科研平台,南海提供 “研发 - 中试 - 量产”全流程场景支持,完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场景闭环。

佛山市澳亚机电有限公司竞得丹灶镇徐海路南侧、东涌路东侧地块。

南海还积极破解资源对接解难题。设立总规模 100 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精准投向符合 “三高四新六集群” 定位的项目及优质增资扩产项目;常态化开展银企座谈会、项目路演等金融服务活动,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举办超 300 场次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打通产业内循环,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推动企业加大投资、做大规模。

从 AI 技术落地到城市展示场景打造,从创新研发支持到资源对接保障,南海构建的全链条产业场景,是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回应,正凝聚成推动企业升级扩张的强大合力。


“给帮手”:

全周期服务,为增资扩产保驾护航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有力的支持。南海深谙此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增资扩产企业撑起坚实后盾。

在项目落地筹备阶段,南海通过强化区级统筹流转,建立起梯度推进工作机制。对有明确增资规划且符合供地条件的企业,属地镇街需在 2 个月内拿出匹配方案;即便短期内无法供地,也会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供地条件与时间节点,给企业吃下 “定心丸”。

同时,实施定制化服务策略,对专精特新 “小巨人”、隐形冠军等成长性强的企业,开辟 “优先保供” 绿色通道;对处于规划萌芽期的企业,结合其经营与潜力,提供专业的增资扩产指导,确保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进入项目实施环节,南海的投资代办服务优势尽显。自 2021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投资代办服务中心以来,已累计服务重点企业 895 家、重大项目 581 个,成绩位居全市前列。通过推进政务服务进驻 “四区四链”,建成 441 个服务点,织就一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

“在项目洽谈阶段,我们就主动介入,实现‘供地即代办’。”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江启祥表示,为企业制定全流程报建方案,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在此基础上,“项目管家” 服务制进一步升级服务体验,专属代办员全程 “陪伴”,从政策解读、材料准备到进度跟踪,累计解决疑难问题 381 项,服务 8.7 万次,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在审批流程优化上,南海敢为人先,首推 “拿地即开工”。通过 “串联变并联 + 告知承诺” 等创新举措,打破审批壁垒,避免个别环节延误施工许可进度。如今,全区已有 41 个项目实现极速报建,平均用时仅约 12 周,中鹏新能锂电池基地提前 3 - 4 个月开工,联东 U 谷・九江智造港从摘牌到拿证仅耗时 90 分钟,审批效率令人瞩目。

为了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用地难、投产慢、运营重”的发展瓶颈,南海区创新打造“五代”新模式。

“‘五代’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全周期赋能生态链。我们通过国资主导建设运营办公及生活配套区,以‘带方案出让’实现高效供地,将服务贯穿企业‘生根—成长—腾飞’全过程。”区国资局副局长陈天华表示,当前,南海聚焦谋划九江镇临港国际地块,通过优化企业从拿地到建设投产的全周期服务链条,精心打造“五代”示范园区,持续扩大“五代”版图。

在三龙湾片区的五代产业园,“代规划、代建设、代办理、代管理、代试验” 的全流程服务,让企业真正实现 “拎包入驻、无忧发展”,展现出全链条赋能的深度与温度。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用地、融资、用能等需求,南海还创新推出“五代”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其一为临港国际产业社区。

增资扩产 “南海样本”:

从 “给资源” 到 “造生态”

增资扩产,不仅是稳增长的“助推器”,也是促转型的“催化剂”,更是增后劲的“新引擎”。

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至今,南海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9个、签约投资总额超1713亿元,其中增资扩产项目173个、占比54.2%,投资额超604亿元、占比35.3%,充分说明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是形成经济增量的重要来源。

今年一季度,南海经济走势开局良好,GDP增速位居五区前列,工业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增资扩产,成为牵引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新形势下,南海的招商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以往,各地招商多以政策优惠、资源让利吸引企业;如今,南海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招商引资从 “给政策”“给优惠” 向 “给场景”“给市场” 转变,以全新姿态塑造招商新优势。

南海深知,最持久的招商、稳商方式,不是给予多少优惠,而是让企业在这里投资能够赚到钱,能够有恒产,有场景应用,有客户找,更有生意做。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能盈利、有发展、可扎根的发展生态。

南海增资扩产的实践,构建了 “空间 — 场景 — 服务” 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这里的土地空间,经全域整治、精准供给,实现了价值提升;产业场景,通过政府主动设计、精准匹配,成为驱动企业转型的 “加速器”;服务支持,贯穿企业从落地到腾飞的全周期,从被动响应的政务服务升级为主动赋能的生态培育。

这种模式的内核,是政府与企业的 “共生共荣”。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的 “最佳合伙人” 理念,正是对这一关系的精准诠释。城市为企业搭建施展抱负的舞台,企业则将自身发展融入城市蓝图,双方相互成就、共同成长,成为这座城市的“最佳合伙人”。

正如南海区长王勇所言:“各镇街各部门要倾情倾力服务企业增资扩产,让企业安心、放心扎根南海发展。广大企业家要抢抓发展机遇,与南海一起成长” 这既是对政府服务的要求,也是对企业扎根发展的期许。

地足、场多、有人帮,增资扩产就来南海。随着 “五代” 模式的推广、产业载体联盟的深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这片制造业沃土将持续为企业提供 “扎根 — 成长 — 腾飞” 的全周期支持,将 “好项目,南海一定有空间” 的承诺,转化为更多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现实,在产业升级的新征程上,书写政企携手、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

来源: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