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加载中...
有土地有载体有政策!丹灶“三个凡是 ”承诺:以优质空间承载企业腾飞
发布时间:2025-07-11
7月10日,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在丹灶镇赤坎站项目地块举行。活动现场发布《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百辆崭新的氢燃料电池公务车正式交付投用,全国首个“光电氢油”综合能源补给母站同步启动建设,为南海及丹灶氢能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地处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域的丹灶镇,在本次活动中同样亮出了增资扩产的“成绩单”与“计划书”,并与多个增资扩产项目现场签约,彰显其作为环两江高端产业集聚区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磁力。
佛山市副市长徐童,南海区区长王勇,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智斌,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丹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钟强等参加了活动。
王勇表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南海和丹灶都要坚定不移拼经济,要有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三箭齐发的战术布置,科创驱动的根本优势,人文引领的地区特色,有效市场的原则底线,有为政府的合力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在丹灶镇赤坎站项目地块举行。
南海迈向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活动现场,《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正式发布。该办法聚焦基础设施完善、氢气降本和终端应用推广三大核心领域,推出涵盖加氢站建设补贴、车辆购置奖励、运营成本分担的“组合拳”,以真金白银护航氢能车辆从示范运行迈向大规模商用。
随着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南海氢能产业应用场景也迎来了标志性突破。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100辆氢能公务车正式投用,这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氢能公务车集中投用案例之一,将成为南海深化交通领域氢能应用的最强注脚。
在能源补给基础设施方面,丹灶赤坎“光电氢油”综合能源补给母站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创新性地集制氢、加氢、加油、充电及非油品销售五大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国首个“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将真正实现能源服务的“一站式”供给。
丹灶赤坎“光电氢油”综合能源补给母站正式启动建设
期间,南海区国资局下属企业南控集团还公布了氢能乘用车与高端商务车的推广计划,广东中新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描绘加氢站建设蓝图,昇辉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如何深度参与南海氢能产业的建设,介绍了公司氢能产业的战略布局。一批氢能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氢能公务车持车平台、综合能源站建设、储氢装备制造、氢能工程车辆应用等关键领域,将进一步构建完善从制氢、储运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南海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的标杆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南海氢能产业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高效的科创机制、广泛的应用场景、持续的市场动力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了蓬勃发展,并以强劲的势头领跑全国。今年1月份,南海率先发布了《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从应用市场、氨氢保障、要素供给三个方面“强支撑”,为南海氢能产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批氢能产业项目以及增资扩产项目现场签约
下半年,南海氢能产业该如何冲刺?
“我们计划从5大维度13大重点事项着手,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海区委常委黄智斌表示,在保障氨氢供给方面,南海要着力保障本地制氢项目投产和拓展外地供给渠道;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要优化完善加氢站点布局,加快在建加氢站项目进度,推动撬装式加氢站建设;在产业补链强链方面,精准服务已落地项目,加速突破在谈项目,进一步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做到交通先行,一产示范,二产突破,三产创新;在提升产业影响力方面,隆重举办“2025年中国氢能大会”,重点展示南海氢能产业最新成果,扩大“中国氢能产业之都”影响力。
增资扩产势头强劲,丹灶引凤竞驻兴业热土
活动中,与氢能产业项目同时签约的,还有丹灶的一批增资扩产项目。
华禹高级彩印项目。华禹是华南地区大型的专业印刷企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6亿元,通过柯达电脑直接制版系统等先进设备以及自主研发的印通天下云平台,为印刷机构提供高效、安全、基于云的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德力电梯安全部件项目。德力电梯是专业生产电梯安全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计划进一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计划投资总额6亿元建设电梯部件数字化总部制造基地项目。
浩铭达包装设备项目。浩铭达是国内先进包装设备制造商,计划投资总额5亿元建设智能包装设备项目,并专注研发生产多种自动化包装设备。
参观氢能公务车
近年来,丹灶敏锐把握时代机遇,把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一股“再投资、再升级”的热潮在丹灶大地上不断涌动,一批与丹灶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的优质企业,纷纷启动了新一轮增资扩产计划,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
今年上半年,丹灶已出让工业用地432亩,其中为澳亚新能源、佳丽美半导体等6家企业提供近200亩土地实现增资扩产,为产能跃升和技术迭代奠定基础。目前,另有6宗总计约160亩的优质工业用地正在加速推向市场,更多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在丹灶这片热土上续写辉煌。
空间,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更是地方竞争力的核心,丹灶深谙此道。企业敢投、愿扩的信心,就根植于丹灶充足的土地、载体空间。
100辆氢能公务车正式投用
在土地空间方面,今年,丹灶全镇要整合核心产业片区土地2340亩,为承载大项目、培育新动能筑牢根基。丹灶还拥有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园、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等连片万亩产业基地,完全具备承接大型、优质增资扩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能力。
在产业载体方面,全镇工业载体面积已突破75万平方米,无论是聚焦科技创新的仙湖国际科创社区,还是助力企业成长的万木科创园,无论是推动传统五金转型升级的钧和五金智谷,还是面向新兴产业的中岩泰科产业园,这些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优质载体,能够精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有土地有载体有政策!活动现场,钟强还向广大企业作出了“三个凡是”服务承诺:凡是符合丹灶产业导向的优质项目,丹灶将确保土地资源与项目需求的精准匹配;凡是落户丹灶的企业,丹灶将借助南海“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政策,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时间与资金成本;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素需求,丹灶都将优先配置、全力保障。
活动现场
佛山市副市长徐童表示,丹灶产业空间的精准供给,折射出南海乃至佛山在新形势下招商模式的深刻转变,从“给政策”、“给优惠”向“给场景”、“给市场”转变,以全新姿态塑造增资扩产新优势。她强调,佛山将会与南海及丹灶一同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与广大企业并肩奋战,让氢能产业从南海的“燎原之火”,汇聚为佛山的“万丈光芒”;让增资扩产从丹灶的“点状突破”,拓展为全市的“全域焕新”!